關鍵的問題便是:為甚麼要擠在香港,用天價填海來建第三條跑道,而不分流旅客往周邊機場,形成分工,形成如倫敦的大格局,且可進一步發展空港經濟的價值鏈,惠及香港及周邊城市,製造出協同效益?
東方日報 2016-08-03
三跑地盤倡設24小時物料工場 填海下月動工業界促交建材清單防超支
造價達1415億元的機場第三條跑道系統,8月1日(下周一)展開工程,當中最先啟動的人工島填海工程耗資562億元。香港建築業物料聯會表示已跟機管局開會,要求局方今年內提供所需工程物料清單,並建議三跑地盤設24小時運作物料工場等措施,否則工程肯定會超支及延期。
明報 2016-07-29
明報 2016-07-29
不容機場管理局跌入「垃圾」級別,立法會必須行動
機場管理局因三跑大舉借貸,信用評級將進入「垃圾」級別,有違《機場管理局條例》第6條「按照審慎的商業原則處理其業務」的規定,而且嚴重的債務後果將要香港廣大市民承擔,最後可能演化為機場資產落入外人之手,全港市民必須警惕和認真關注,立法會應當按基本法第七十三條(三)取回有關三跑財務的批准權。
立場新聞 林超英 2016-06-26
立場新聞 林超英 2016-06-26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