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超英反對建第三跑道 斥機管局未善用資源不懂管理

2014-08-11 新報

【新報訊】環境諮詢委員會今日審議第三條跑道環評報告,中文大學地理及與資源管理學系客座教授林超英批評,機管局不懂管理及善用機場資源,如在1992年設計赤鱲角機場時,預計每年可承受8,700萬客運量及900萬噸的貨運量,但在2013年僅達到5,990萬客運量及412萬噸的貨運量,質疑第三條跑道的成效及是否必要。

採訪:靜態組

環保觸覺昨日聯同機場發展關注網絡、國泰工會及林超英,召開記者會,點評機管局近年管理機場的手法及措施。身為天文台前台長的林超英表示,機管局近年的發展規劃做錯多個決定,如斥資28億興建二號客運大樓,但只能提供出境服務;北衞星客運廊花費10.5億興建10個登機橋位,除了需要靠巴士接駁,且對飛機升降有阻礙,質疑機管局不懂管理機場。

稱飛機升降量未達頂點

林超英又指,當局未有充份善用機場資源,如當年設計赤鱲角機場時,預計飛機升降量每小時可達86班,但在2013年只達每小時最多68班;而每年預計可承受8,700萬客運量及900萬噸的貨運量,但在2013年僅達到5,990萬客運量及412萬噸的貨運量。他批評,機管局未有善用機場資源,但不停強調機場即將飽和,認為當局「玩語言藝術」。

機場發展關注網絡發言人巫堃泰表示,香港的航空公司陸續使用載客量較多的A380客機,但機場只有5個登機橋位適合A380客機使用。他又指,當年機場設計已預留土地,興建X形的中場客運廊,提供40個登機橋位,可以應付需求,坦言:「沒有興建第三條跑道的需要。」

巫堃泰又指,機管局在2001年起,為航空公司提供新航點着陸費回扣,以致機場多充斥細型機,而航點是內地三四線城市,批評把機場錯誤定位為內地的樞紐機場,而非國際一流的機場。他認為機管局增加收費,就能減少航班且每年騰空近1萬個飛機升降時段。

關注團體呼籲,當局應該積極考慮替代方案,擱置興建第三條機場跑道的決定。他們又建議,民航處推廣新型導航系統及削去大嶼山兩個山丘約20米,有助減少飛機等候升降的時間。

機管局重申會削競爭力

機管局回應指,已按照規定,完成擴建第三條跑道的環評報告。報告結論是擴建機場成為三跑道系統是最佳方案。發言人重申,若機場不發展成為三跑道系統,香港作為國際及區域航空樞紐的地位,以至整體競爭力,都會大大削弱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