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大嶼山海域 出沒率新低 三跑今動工 白海豚勢遭趕絕

造價1,415億元的機場第三跑道工程今日動工,將於北大嶼山海域填海650公頃,等於34個維園面積,勢令海豚生態雪上加霜。翻查今年首5月港珠澳大橋香港接線工程的海豚監察數據,北大嶼山海域的海豚出沒次數跌至歷史新低僅錄51次,較2013年同期261次劇減逾八成。環團質疑三跑填海後海豚被迫放棄北大嶼山海域。

蘋果日報 2016-08-01

記者:潘柏林

三跑填海在即,記者7月中乘船出海巡航北大嶼山水域,只在大澳對開、接近西大嶼山海域見到1條海豚,海豚身上黑斑仍未褪去,反映仍未成年,其後4小時船程再未見海豚,包括以往屬海豚活躍出沒的沙洲、龍鼓洲海岸公園。

翻查資料,自2014年中起,政府委託調查船隻在大嶼山東北海域航行,每100公里目擊海豚數目一直是零,反映近兩年東北海域海豚不見蹤影。

海豚下跌與港珠澳大橋工程時間脗合,根據港珠澳大橋香港接線工程的環境監察報告,調查人員定期出海記錄海豚數目;今年首5個月僅51次,而去年同期是72次,海豚目擊率再跌近三成,較2013年同期261次海豚目擊紀錄更大跌八成。

死亡數字逐年增

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助理環境保護經理李美華指,另一份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的海豚監察數據令人擔憂,今年首半年大嶼山東北海域繼續絕迹,西北海域僅錄12次出沒。她指三跑工程高𥧌期在2017至2019年,屆時有數百艘躉船參與工程,令海域環境惡化,「北大嶼山海豚已經跌咗咁多,當干擾係持續嘅、甚至係增強,海豚可能棄守呢個位置」。

環保署回覆指,政府已尋求將大小磨刀洲指定為海岸公園,將大大有助保育中華白海豚,有效緩解港珠澳工程對海豚的影響。而環保署和漁護署均稱機管局建議新海岸公園面積約2,400公頃,可連接多個海岸公園,形成約逾5,200公頃的海洋保護區。

至於海豚死亡數字,由2012年7條增至2013年有9條、2014年有12條、2015年更有15條。今年首6個月有兩宗死亡個案。李美華引述上月海洋哺乳類動物存護工作小組開會時,中山大學海洋學院教授吳玉萍曾指,大部份擱淺海豚屬未夠1歲或年老逾30歲,研究顯示珠江一帶海豚出現近親繁殖,懷疑導致更高夭折率原因。

據漁護署中華白海豚監察報告,2015年在大嶼山西面、東北及西北的海豚棲息地只餘41條,較2014年61條銳減33%,此水域在2003年一度錄得多達158條中華白海豚;該署早前把大嶼山西南水域納入統計範圍,結果得出65條海豚,但也較2014年87條少兩成半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